香港瓷器拍卖_上海古董拍卖公司海古董拍卖/上海古玩拍卖/上海古董拍卖公司
所谓的“真文物”,即货真价实、原汁原味的文物;而“假古董”,则是仿古、仿旧的冒牌货。喜爱真文物,而摈弃假古董,大概是正常人能够做出的的选择。可也有例外,还真有喜欢假古董而摈弃真文物的,尤其是在对待城市的古迹方面。不信到网上查查,这些年来,在一片“发展”和“创新”的声浪中,全国各地拆掉了多少古迹,有多少古建筑、古街道被拆得尸骨全无,而在它们的废墟上新楼再起。
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。以旧换新,也未尝不可。不过,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在古建筑被拆除后,往往会在原地修建一些仿古建筑,或是重修的名人故居,或是仿造的古代建筑。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本来有一件宝贝,却偏偏要把这宝贝砸了,再花钱买一件与该宝贝相似的假宝贝。这不是有病吗!
具有天然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不好好留着,却要把它毁了,再花巨资修建仿古建筑。如果单看表面现象,当然不能理解,会得出“此举非有病之人干不出来”的结论。其实,只要从经济的观点、利益的角度去审视,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。
那些百年以上的古建筑,因其历史年代久远而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;因为大都坐落于市镇中心,这些古建筑同时又具有相当高的商业价值。一些文化工作者识得出古建筑的文化价值,不遗余力地要保护这些古建筑,而一些开发商则看中了古建筑难得的商业价值,千方百计地要拆掉这些古建筑,在古建筑的原址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修建新的楼盘卖楼。上海古董拍卖/上海古玩拍卖/上海古董拍卖公司
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大于商业价值,还是商业价值大于文化价值?这个永远也没有答案的命题,多年来在文化工作者和开发商之间的拉锯战中各执一端,难得结论。谁能获胜,就看谁的力量大了。开发商们有雄厚的财力,本来就在与只能靠“口诛笔伐”战斗的文化工作者的抗衡中绰绰有余,再加上“开发”楼盘之举正好符合政府部门“让GDP说话”的口味,便理所当然地在论战中占了上风,赢得了先机。于是乎,文化工作者的“捍卫古迹”、“保护文物”的呼声和举动也就只能成为拆迁协奏曲中的一个“不和谐音”。
当然,也不能说文化工作者“保护古建筑”的呼吁和抗争完全没有用。在一些被拆迁的古迹原址上,不是又建起了仿古的新建筑吗?尽管真的古迹没了,不又新建了“假古董”吗?至于某些政府部门是迫于某种压力,还是在开发商与文化工作者之间搞平衡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上海古董拍卖/上海古玩拍卖/上海古董拍卖公司